據全球液流電池網獲悉,環兩江先行區啟建賦能環華儲能,科創丹灶擎動綠色能源新未來,仙湖科創核簽約項目迎政策、產業、資源三重利好,加速大灣區儲能產業升級。
丹灶鎮“四脈一核”規劃中,“仙湖科創核”被定位為新興產業集聚與科技成果轉化的核心引擎。環華項目通過簽約成為該科創核的重點項目,將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科創資源網絡,共享灣區科學家創業園、仙湖創客總部等平臺資源。仙湖科創社區的建設(如交通基建優化、中試平臺搭建)將加速環華項目的產業化進程,縮短從研發到市場的周期。此外,丹灶鎮三年內投入超260億元的59個項目中,包括仙湖科創核的配套建設,為環華提供基礎設施保障和產能擴張空間。
丹灶鎮“六大改革攻堅行動”提出“創新政產學研金聯動機制”,推動校企合作與科技成果轉化。環華已獲得校企聯創示范點授牌,未來可通過與佛山仙湖實驗室、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,優化電解液配方、電堆設計等核心技術。同時,廣東省對儲能技術研發的專項補貼(最高5000萬元)及新設的5億元仙湖科創基金,將為環華提供資金支持,降低研發與產業化風險。
丹灶鎮已形成氫能、儲能等千億級產業集群,集聚26個院士項目、超180個科創項目,環華項目將與其他科創企業共享技術、人才資源。例如,丹灶的智能安全應急、電力裝備等產業可為儲能技術提供應用場景,形成“研發—中試—產業化”的閉環生態。此外,丹灶推動五金產業綠色轉型(如均和五金智谷項目),環華的儲能技術可為區域電網調峰和可再生能源并網提供支撐,助力“雙碳”目標實現。
環華項目作為仙湖科創核的標志性簽約項目,被賦予“科技驅動”與“共富示范”雙重意義,可借助丹灶“人文科創”區域品牌提升行業影響力。此外,首屆仙湖創新創業大賽的舉辦,可能吸引更多資本和合作伙伴關注環華項目。
丹灶以“向綠發展”為核心戰略,環華全釩液流電池項目年產能1.5GWh、年減碳超百萬噸的規劃,與區域綠色能源轉型目標高度契合。項目投產后可為電網調峰、分布式能源系統提供高效解決方案,助力丹灶打造“零碳園區”和“綠色產業帶”,進一步鞏固其在新能源領域的標桿地位。
環兩江先行區南海丹灶片區的建設,通過政策賦能、資源整合、產業集群聯動及品牌價值提升,為環華全釩液流儲能項目創造了多維利好環境。未來,隨著仙湖科創核的加速推進,環華有望在技術突破、產能釋放及全球化布局中占據先機,成為大灣區乃至全國儲能產業發展的關鍵力量。
延伸閱讀
據全球液流電池網獲悉,2月15日,在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仙湖畔的佛山仙湖實驗室內,一場意義非凡的會議盛大舉行 —— 丹灶鎮發布 “環兩江科創核” 仙湖國際科創社區規劃。在這場活動中,廣東環華儲能項目迎來了重大利好,成功參與重點科技項目簽約儀式,并榮獲校企聯創示范點授牌,正式踏上仙湖這片充滿機遇的科創新賽道!
簽約:融入科創發展藍圖
此次簽約儀式,標志著廣東環華正式融入仙湖國際科創社區的發展藍圖。社區致力于打造灣區科技成果轉化集聚區,匯聚了眾多創新資源和項目。廣東環華的全釩液流儲能電池項目在此落地生根,能夠與其他科創企業和項目深度合作,共享技術、人才、資金等資源。比如,借助灣區科學家創業園的專業服務體系,項目可在技術挖掘、成果轉化等方面獲得更有力的支持,依托拓展區的產業園區,項目產業化進程將大大加快,實現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快速跨越。
仙湖國際科創社區還以建設海內外科技人才的 “桃花源” 為目標。對于廣東環華而言,這意味著能夠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加入。全釩液流儲能電池項目的研發和推廣需要大量專業人才,社區提供的人才公寓、主題樂園等生活配套,以及濃厚的人文氛圍,將讓人才無后顧之憂,全身心投入到項目的創新發展中,為公司的技術創新和業務拓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。
授牌:產學研合作再升級
獲得校企聯創示范點授牌,是對廣東環華在產學研合作方面的高度認可。通過整合各方優勢資源,全釩液流儲能電池項目在技術研發上有望取得更多突破,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。一直以來,產學研合作都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,通過高校、科研機構與企業的緊密協作,能夠實現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。
丹灶鎮在科技金融方面也提供了強大的支持。在已有 “小灶基金” 的基礎上,新設立規模 5 億元的仙湖科創基金,還積極聯動銀行探索實施中試貸。這對于廣東環華儲能項目而言,意味著在研發投入、項目產業化等過程中有更充足的資金保障,能夠降低資金壓力,確保項目順利推進。
來源:全球液流電池儲能